基孔肯雅热为什么广受关注?
不就是被蚊子叮一下?
可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不要对这个病毒形成恐慌
但也不能轻视
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截至 7 月 26 日 24 时,广东省累计报告本地病例 4824 例,疫情已外溢至广州、阳江、湛江、澳门等地,给公众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疫情特点与典型症状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基孔肯雅” 源自非洲土语,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的状态,其传播媒介为 “花蚊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这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病毒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但患者仍需进行隔离,这是因为患者在发病期血液中存在病毒,若被蚊子叮咬,病毒可通过蚊子再传播给其他人。
感染后,患者常突发高热(超 39℃),伴对称性多关节痛、皮疹。多数轻症患者一周左右好转,但部分人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婴儿、65 岁以上老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易成重症。此外,3%-28% 的感染者无症状,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仅关节痛、头痛,易被忽视。
科学预防是关键
预防核心在于灭蚊、清积水、防叮咬。
灭成蚊可使用电蚊香、灭蚊片等家用灭蚊药物。清积水要每日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等易积水处,容器需倒置或加盖,农村地区要注意畜禽圈舍卫生。
防叮咬需在家安装纱门纱窗,睡眠用蚊帐;户外活动避开蚊虫活跃时段(清晨和傍晚),穿浅色长袖衣裤并涂驱蚊剂。从流行地区返回者,12 天内要做好健康监测,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与登革热的区别
及时诊疗保障健康
出现高热、关节或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且近期去过疫情流行地区或有明确蚊虫叮咬史,需及时就医。专业诊疗机构能提供有力健康保障,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可精准判断病情,先进设备能快速检测,舒适环境和贴心服务让患者更安心,个性化治疗方案助力恢复。
面对基孔肯雅热
做好预防和及时诊疗是守护健康的关键
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
做好防护
不适及时就医
共筑健康防线
版权所有:重庆瑞康宏仁医疗 渝ICP备17013302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418号 技术支持:派臣科技
重庆宏仁一医院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均已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及著作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重庆宏仁一医院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