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什么是出血性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颅内出血,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属于这一类。
出血性卒中的原因多为:高血压、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引起,出血性脑卒中虽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脑卒中,但其死亡率和病残率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
+什么是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狭窄、闭塞或血液中栓子阻塞脑血管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引起脑组织坏死的总称又叫脑梗死。脑梗死分为两种:
注解:逐渐出现在血管壁中的黄色物质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越来越厚慢慢地阻碍了血液的流通造成大脑部分缺血。
注解:从心脏脱落的栓子顺着主动脉的血流进入脑动脉可能会卡在细小的血管里产生堵塞,造成相应区域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这种病突发性极高。
+脑卒中病是怎么来的呢?
抛开不可变的因素(年龄、遗传、性别等),脑卒中的致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脏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
另外,超重肥胖、颈动脉狭窄、偏头痛、口服避孕药、脑动脉炎、遗传因素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应主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脏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进行积极干预。其中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是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的危害概括为“四高”,即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
1、发病率高,脑血管病世界平均发病率高,我国每年有200多万人发生脑卒中。
2、死亡率高,脑卒中是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在全球每年5500万人死亡人数中,因脑卒中死亡者占550万。据调查报道,我国北方地区如北京、哈尔滨、银川、黑龙江农村等,脑卒中患病率很高。重庆市、四川农村及成都市等,也有较高的患病率,在疾病死亡病因中,甚至排在第一位。
3、致残率高,大量资料表明,患脑血管病经抢救存活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讲话不清、智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等,甚至出现痴呆。存在后遗症的患者中约有3/4丧失劳动能力,1/6长期卧床或住院。这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对家庭、对社会也带来压力和负担。
4、复发率高,据统计,五年内脑卒中复发率高达41%,第一年内复发率更高达17%以上。脑卒中一旦再次复发,病情会更为凶险,常因反复发作而死亡。因此要高度重视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
+脑卒中防控须知
对于中风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缺血性中风,其黄金救治时间只有短短的4.5~6小时,若是能够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启动溶栓治疗,打通脑血管,恢复脑血流,保护好脑细胞,患者康复的可能性将得到大大提升,大部分患者甚至可以避免残疾,不留后遗症。可问题就在于,很多人知道脑卒中得送医院,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如何快速识别中风。为了便于大家记忆,中国专家们创作了接地气、能让大家在一分钟内迅速记住的识别方法——“中风120”。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约200万人,死亡率近半。实则,日常生活中,将中风危险因素控制得当,脑中风是可防可控的。那么,如何才能将脑中风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1.控制血压;2.控制血糖;3.控制血脂;4.戒烟限酒;5.适当的运动;6.合理饮食、控制体重;7.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8.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9.血症定期接受脑健康检查在生活中,一旦发现脑卒中,除了第一时间送去医院进行及时抢救,也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版权所有:重庆瑞康宏仁医疗 渝ICP备17013302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418号 技术支持:派臣科技
重庆宏仁一医院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均已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及著作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重庆宏仁一医院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