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传播方式是通过蚊虫的刺叮吸血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传染源主要为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分4个血清型;登革热特点: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
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是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 潜伏期一般为 3~15 天,多数 5~8 天;
2. 突发高热(发热≥38℃):即起病急,发热伴畏寒, 24小时内体温可达39℃以上;
3.“三红”: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鼻和牙龈出血;
4. “三痛”:即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和骨骼疼痛,患者出现全身乏力、皮疹。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何治疗登革热
1. 目前,登革热没有有效的疫苗,也没有任何特效的治疗药物;
2. 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气候因素是关键
天气因素,温度和降雨两个因子,气候、蚊虫和登革热病毒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对于登革热预警,天气因素将作为重要因素。其中伊蚊的生活史中加入了雨水和温度,两者对伊蚊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温度对于伊蚊携带的登革热病毒增殖也产生直接影响。
如何预防登革热
要预防登革热的传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避免被伊蚊叮咬、防蚊灭蚊、预防好了伊蚊就相当于预防了登革热。
(一)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孳生地
1. 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2. 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3. 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4. 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5. 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轮胎双硫磷灭幼蚊;
6.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
夏日炎炎如何防蚊?
(二)灭蚊虫
家庭灭蚊首选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使用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三)防叮咬
家庭可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装备;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在外露皮肤及衣服上喷、涂抹蚊虫驱避剂(如避蚊胺、驱蚊酯等),并依照产品说明来使用;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如上午7-9点以及下午4时到黄昏)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版权所有:重庆瑞康宏仁医疗 渝ICP备17013302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418号 技术支持:派臣科技
重庆宏仁一医院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均已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及著作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重庆宏仁一医院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